古代人生礼仪的酒俗文化你知道几个
很多人生礼仪都和酒有关,酒在这类仪式中扮演着重要色,它在相应的仪式中表示期望、祝愿和祝福。人一生从出生到成年,再到婚姻,无不和社会产生联系,因此也就衍生出一些生活酒宴,例如抓周酒、加冠礼酒、祝寿酒等等。
抓周酒
在中国婴儿诞生礼仪离不开酒,从婴儿诞生-直到一周岁,主要内容有满月酒、百日酒、周岁酒。周岁酒是在婴儿长到一周岁时举行的,俗称”抓周”或”得周”,在这一天家人照例要用酒来进行庆贺。”抓周”,-般是在桌上放些笔、书、纸、算盘之类的东西,让小孩来抓,以测试将来志向。如果小孩抓住了笔或者书之类的东西,这就预示着将来他喜欢读书,在场人当然会交口赞贺。但是,即使小孩
没有抓笔或书,而抓了其他的东西,在场的人也会说一些祝贺的或者吉祥话。小孩在"抓周”之后,家人就摆出"周岁酒”招待宾客。届时,由大人抱着一岁孩子 ,在酒席上轮流称呼在座的长辈,家人还要逐一劝酒。《红楼梦》中有一段描述贾宝玉周岁时“抓周”的风俗:那周岁时,政老爷试他将来志向,便将世上所有东西,摆了无数叫他抓。谁知他一概不取,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玩弄;政老爷便不喜欢,说将来不过酒色之徒,因此不甚爱惜。

抓周酒
加冠礼酒
古代成年礼属于嘉礼的一-种,男子的成年礼被称为冠礼,女好为笄礼。成年礼是男女青年至一-定年龄,性已经成熟,可以婚嫁,并从此作为家族的一个成年人,参加各项活动。

祝寿饮酒的风俗由来已久,人们一般都逢十办寿酒。按照一般的习俗,人的一生中只在四十岁时,不做这个整寿,因为“四” 的谐音是“死”,这年祝寿被视为不吉利,所以人们都很忌讳这个。特别是人在六十岁以后, 年龄越大,寿酒的规模也就越大。按照我国的风俗,六十年为一-甲子,而且人活到六十岁之后,早已经是儿孙满堂,家成业就了。届时,为老人祝寿时候,屋子中间的房间就作为寿堂,上面高挂寿星图,贴上祝寿对联,桌上摆放着寿酒、寿烛、寿桃、寿糕,寿面等吉祥的东西。做寿老人端坐堂前,依次接受儿孙小辈的跪拜和敬酒。在拜寿完毕之后,大家就开始喝老人的寿酒,吃宴席。很多地方的人都认为,喝了老人的寿酒,自己也会长寿,而且喝得越多越长寿,所以在酒宴上大家都开怀畅饮。
女儿酒

在一些盛产酒的地方,婚嫁风俗中酒就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。一些人家生了 女儿,在女儿出生的当年就酿制几坛酒,密藏于地窖或夹墙内,一直到女儿出嫁时取出来,或作陪嫁, 或在婚宴上款待客人,这种酒就被称为"女儿酒”。父母在酿制”女儿酒”时,不仅选料、技艺十分精心,连酒坛也刻意妆扮,请人绘上各种吉祥图案和题上吉祥祝辞,如“花好月圆”“万事如意”“白首偕老”等,以寄托了自己的希望和心愿。生女儿人家酿酒,生男孩的人家也不甘落后 ,很多人家在有了儿子后就酿酒,并在酒坛上涂 上朱红色,着意彩绘,这种酒被命名为”状元红”,家长期望儿子将来能高中状元。无论是"女儿酒”,还是“状元红” ,从酿造到饮用 ,都要等十几年以后,男婚女嫁时才能启封。这些酒存放十几年以上,往往会浓缩掉很多,因此口味和质量都很好。在女儿成亲或儿子大喜时,父母就请亲朋好友喝这种酒,以此来增加喜庆气氛。